鸵鸟衰竭综合征,又称鸵鸟衰弱综合征,年首次发现于澳大利亚。多发病于6月龄内幼鸵鸟,发病鸵鸟逐渐消瘦、衰竭,最终死亡,故此得名。自年后,我国陆续发现些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致死数的34%。
鸵鸟幼鸟
一
病因
鸵鸟衰竭综合征病因尚无定论。多数专家认为,可能是由某种病*或细菌和某些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1、病*
多数专家经病原学研究专家认为,反转录病*的可能性最大。此种病*抑制鸵鸟免疫系统,耗尽病鸵鸟骨髓红细胞,造成病鸟抵抗力持续下降,体质日趋衰竭。
2、细菌
发病雏幼鸟多种器官分离发现绿脓杆菌;肺和气囊也分离发现曲霉菌;肠道感染空肠弯杆菌、隐孢属菌等,损害病鸟肠道、影响正常营养吸收,引发系列症状。
3、长期生理应激
饲料原料质量差、配方不合理、营养不足,影响鸵鸟幼鸟正常生长发育,部分器官功能无法正常发育;特别是缺乏某些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往往会引起免疫器官发育不良,炎症,造成法氏囊萎缩和反应降低等病症。再叠加外界惊恐、各种应激、长途运输等均能引发生理调节异常,引发病症并进一步恶化。
鸵鸟幼鸟
二
诊断
1、流行特点
发病多为6月龄内幼鸵鸟(%),患病鸵鸟病死率平均在56%-94%。国外有相关研究团队数据表明,多数死亡病鸟在1月龄内。
2、临床病症
早期患病精神萎靡、闭目呆立、头颈弯缩呈S、食欲不振、厌食形,出现浊咳,间有下痢或干硬粪便。病情进一步发展,生长停滞,消瘦、羽毛脱落,常于夜间或凌晨死亡。
3、剖检
病死鸵鸟剖检可见尸体消瘦,腹水增多,偶有纤维素,前胃扩张,肠腔内有糊状物,小肠黏膜充血水肿,对肠远端内容物常呈粒状。血液呈水样,骨髓色淡,脾和胸腺缩小。部分出现继发性肠炎病变,有的肝脏有多量灰白色病灶。此外,伴有咽喉炎、鼻炎、气囊炎、前胃炎和坏死性肠炎病变,及胃、脾、肺等器官弥漫性败血症。
三
治疗
目前尚未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案。
四
预防
据澳大利亚专家建议。
1、清扫发病圈舍、场地后,全面消*,自然净化一定时间。
2、孵化育雏须在清净场区,然后再回原场区饲养。
3、日常饲养管理要加强、改善饲养区卫生防疫条件,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应激因素。
养殖供求信息
1、陆川猪,陆川猪仔,陆川母猪,陆川土猪,二元母猪
2、叉尾鮰鱼苗,长速快、抗病强
3、大番鸭、香鹑雁,麝香鸭,红嘴雁,抗病能力强
4、新西兰兔、比利时兔、家兔、宠物兔
5、台湾泥鳅,杂交泥鳅苗,本地泥鳅苗
6、白孔雀,种孔雀,蓝孔雀,花孔雀,商品孔雀,孔雀苗
7、阿勒泰羊种羊引种
8、猪牛羊鸡养殖棚舍,造价低施工快,冬暖夏凉,耐酸碱,防腐蚀,寿命长,全国承建
9、母猪复合产床、三孔水泥猪槽
10、伊普吕种兔(法国)、产仔率高
往期回顾
1、毁水体、害鱼虾、损健康…,农药当成“*鱼药”卖?水产养殖用品网络销售乱象何时休?
2、奶牛盛夏高温,维持高产饲养管理要点,降温+通风+饮水+营养
3、医蛭和宽体金线蛭日常养殖管理方式的区别,水体肥度宜得当
4、土元夏季养殖三注意,高温高湿易引滋生病菌
5、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比较,精养技术要求高,混养综合效益高
6、饲料中抗生素的替代思路和路径--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博导
7、水体分层对养殖业的危害、原因和解决方案,天气突变做好防范,调水解*是王道
8、鲢鱼养殖较为常见的几种天然饵料,荤素搭配、营养健康
9、年利润万!环保+碳中和,猪粪、牛粪马上安排
10、肉羊养殖增效六招,规模饲养管理要跟上
·END·
在这里相遇养殖圈同行——“在看”养殖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