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感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5岁男童耳屎堆积险失聪,父母的这6个错
TUhjnbcbe - 2021/12/22 19:08:00

来源

拜托了妈妈精选

id:baituolemama

一次,5岁的男童默默(化名)感冒后一直哭闹着说自己耳朵疼。家里人一直找不到原因,于是妈医院。

医生给孩子的耳朵做了检查后才发现,原来默默的耳朵里堵了一块硬得像水泥的巨型耳屎。

医生诊断,默默耳朵疼,是由于耳屎长期堵住耳道,又加上孩子感冒,引发了中耳炎。

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聋、诱发脑膜炎,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为了治好孩子的中耳炎,医生必需要给默默清理耳朵。

但由于孩子耳朵里堵满了耳屎,且量多又坚硬,只好给赵赵进行了全麻手术。

事后,默默妈妈感叹,没想到孩子的耳屎竟然会造成这么大的健康隐患,早知如此,当初不管怎样都要定期给他清理耳朵了。

但医生这时却告诉妈妈,孩子的耳屎可千万不能随便掏!掏不对就可能伤害孩子耳朵,影响孩子未来的听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人口的5%即3.6亿人患有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其中儿童就有约万。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数字真的挺吓人。

更可怕的是,孩子的听力损伤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可能等到父母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而且孩子一旦听力受损,不仅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也会非常大,而且最最令人担心的是,听力损伤一旦出现,往往不可逆!

所以,

一定要在孩子出生以后

就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听力,

下面这6种行为,非常容易伤害孩子的耳朵,

父母一定要注意。

1.乱给孩子掏耳朵

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耳朵不痛、不痒、听力好,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家长给孩子乱掏耳朵,否则非常容易弄伤脆弱的鼓膜。

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每个月有个孩子因为掏耳朵导致耳朵受伤,被送进急诊室。

鼓膜是外耳道与鼓室之间的一层灰白色、半透明、有弹性的薄膜,厚度仅0.1毫米,非常娇气。

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宝宝好动而捅伤宝宝的鼓膜。

但凡事都有例外,我们都知道,皮肤有油性和干性之分,耳内的环境也分为干性和湿性,大部分中国人是干性的,耳屎干燥,容易脱落;白人和黑人多为湿性,耳屎黏腻,不易掏出。

如果孩子的耳内环境恰好属于湿性,耳屎就不容易自动清除。

那么能不能在家给宝宝掏耳屎呢?

不能!

千万不要擅自用坚硬的挖耳勺给宝宝掏耳朵。在急诊上,常有因掏耳屎引起耳外伤的宝宝就诊。

很多妈妈可能觉得,棉棒比较柔软,用它来给宝宝掏耳朵应该没问题,但是棉棒的棉花头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引起更严重的伤害,这样的案例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位耳科医生就在微博中提到过这样的案例。最后不得不经过专业处理,从耳中取出了棉花头。

拜妈建议:

1.大部分耳屎都不用掏;

2.如果发现孩子的耳朵被耳屎堵住或者有耳朵疼等症状,医院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清理;

3.如果耳屎必须掏,可以每隔3医院清理一次即可。

2.给孩子买高分贝噪音玩具

孩子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专家们普遍认为凡是超过90分贝的声音就可能对孩子造成听力损伤,而一些玩具的声音已经超过了分贝。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葛剑敏:

从20Hz到Hz,是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一般情况下超过85分贝就会会对耳朵造成损伤,超过分贝就会有暂时性的耳聋。成人的舒适值在50-65分贝,最高不超过65分贝;儿童的舒适值在30-45分贝,最高不超过45分贝。儿童在发育期,神经系统还在发育,如果噪声较大,会影响儿童耳朵发育,持续时间越长,对儿童的影响就越严重。

有人对我国数种类型发声玩具进行了噪声的声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厘米距离内为82—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厘米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分贝,最大可达—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分贝;

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常见的的载人电动玩具车,达74—97分贝;

鞭炮的声级最高,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分贝。

拜妈建议:

1.挑选玩具记住这2个标准

买玩具的第一标准是:玩具是否通过安全和合格监测。检测合格的玩具都会被标上“CCC”和“GB”安全认证符号,才允许销售;进口玩具,要符合欧洲共同体的玩具标准EN71。批发市场淘来的玩具或是网上没有安全保障的,就不要考虑了。

2.买之前一定要听一听

在给孩子玩具之前,可以先把玩具放在距离自己头部大概10厘米远的地方听一听,如果此玩具的声响连你自己都被吓一跳,那么它的音量一定超标了,果断不能给孩子玩。

另外,你也可以用手机上测量音量的软件对玩具进行检测,看看是多少分贝,如果玩具的声响超过了70分贝,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这个玩具或许不应该选择。

3.用好控制音量键

有那么一部分玩具的确好玩却声响实在太大太吵,而孩子又爱不释手,这时妈妈可以找到玩具音量控制键,将音量调至最轻,也可以用胶条把玩具喇叭粘住,以减小音量,或者干脆将电池直接取出后,再给孩子玩耍。

4.不要在嘈杂吵闹的环境里待太久

如果孩子长时间在噪音的环境中,比如参加音乐会等,应该给他们戴上耳塞或耳罩,哪怕让他们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也比什么都不做的要好。再比如说带孩子去游乐场所,每隔一两个小时,最好出来休息一下。

3.平躺着喝奶

建议家长无论是奶瓶喂养还是母乳喂养,最好都尽量避免让宝宝躺着吃奶。

宝宝处于平躺姿势吃奶的时候,乳汁很可能会通过咽鼓管流入耳朵。由于宝宝的咽鼓管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还比较宽、短,而且也无法有效开合。被堵住的液体很容易就成了细菌的“营养液”,增加了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

而且小宝宝躺着吃奶,很容易出现溢奶、呛奶或胃食管反流,这样也可能导致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

拜妈建议:

1.如果母乳妈妈很累,想要躺喂,尽量侧卧,同时将宝宝头部稍稍抬起,使之高于胃的水平。

2.另外,喂奶时一定要注意溢奶、呛奶等情况,躺喂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把宝宝竖抱起来拍嗝。

4.捏紧鼻子两侧用力擤鼻涕

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会擤,于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长的事。

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

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拜妈建议:

正确的擤鼻涕方式是先压住一侧鼻翼,然后适当力度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

5.长时间使用耳机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如用手机耳机听音乐)而面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到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是的,耳机损伤听力,比你想象中的更容易。

长时间、大音量地使用耳机,不仅容易引发耳鸣,还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不用等到老年就会耳聋……

正常情况下,声音经过一段距离才能进入耳内,这中间声音的高频部分已被空气吸收。

而依靠耳机传声,耳膜距离耳机振动片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声压就会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

这样就极易出现听觉疲劳,听觉神经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就会使听力下降。

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对耳朵产生压迫,高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听毛细胞损伤。

而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为了听得更清楚习惯性调大音量,带来的伤害更大。

拜妈建议:

1.尽量少给宝宝使用耳机,尤其是长时间使用。

2.更要避免在嘈杂的环境里,大音量开着耳机,大人和孩子都是如此。

6.滥用抗生素

经常看到有用户留言:孩子拉肚子,我能给孩子吃阿奇霉素么?

宝宝生病,不要擅自给孩子吃抗生素。

抗生素种类虽多(如带有西林、沙星、头孢、霉素等字眼的,基本上都为抗生素),但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当宝宝患了细菌感染性疾病,它才会有用武之地;如果宝宝只是病*感染,如轮状病*、诺如病*等,抗生素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有数据显示,我国7岁以下听力损失患者,超过30%是药物过量造成*副作用。

每年约有2~3万的儿童因药物致聋,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是最主要的药物。

庆大霉素,有较严重的耳*性和肾*性。耳*性的中*症状为眩晕、耳鸣、耳聋等。如果宝宝携带耳聋基因,更容易发生用药后的耳聋。

拜妈建议:

1.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家长一定不要盲目擅自用药,更不要给孩子随意使用抗生素,如果孩子感冒、发烧、咳嗽等,先明确病因,遵医嘱用药。

2.若必须要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孩子体重、药物使用安全剂量等因素来确定服用量。

杨桃妈妈视频号开通啦,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5岁男童耳屎堆积险失聪,父母的这6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