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霍生东团队在《Frontiersin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MonascussanguineusMayBeaNaturalNothospecies”的研究。文章提出血红红曲霉M.sanguineus是一个独立物种,推测它属于天然的杂交物种,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何亚涛和刘俊林为共同第一作者,何亚涛和霍生东副教授为共同通讯。
摘要:红曲霉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年,我们分离出一株血红红曲霉M.sanguineus。通过对红曲霉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我们认为M.sanguineus是一个独立物种,并推测它属于天然的杂交物种。最近,对15株红曲霉的的形态特征和7个基因(ITS、LSU、β-微管蛋白、钙调蛋白、RNA聚合酶II亚基、β-酮酰基合酶和交配型基因座MAT1-1)序列进行了分析,包括4株M.sanguineus中5个编码蛋白基因的多克隆进行了测序。在M.sanguineus的这5个蛋白基因中,观察到两种单倍型(A和B)。单倍型A与M.ruber密切相关,单倍型B可能来源于一种未知的红曲霉。结果表明,M.sanguineus是一种天然的杂交物种。该研究为M.sanguineus基因组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对红曲霉发酵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红曲霉是由法国科学家VanTieghem年首次命名的丝状真菌。红曲是传统的药食两用微生物,在中国已经使用了近年,可追溯到汉朝。红曲霉因其产物种类多、有益代谢产物丰富而受到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