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感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紫苏精油抑制灰绿曲霉的活性与机理
TUhjnbcbe - 2021/1/22 1:47:00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

稻谷作为我国主要储备粮之一,在收获与储运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而产生霉变,其侵染霉菌种类较多,主要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粮食霉变的实质是霉菌分解利用粮食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产*活动。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霉变和储粮害虫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量的10%~15%。霉变会导致粮食品质下降,一方面影响水稻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另一方面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给人和牲畜带来安全隐患。灰绿曲霉是稻谷储藏过程中的优势霉菌之一,在储藏后期过程中,优势霉菌会演替为储藏霉菌。

基于紫苏精油(PEO)在食品中微生物抑制领域的应用,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的袁康、胡振阳、都立辉*等人主要测定了PEO对灰绿曲霉的最小抑制浓度(MIC),研究不同剂量PEO的抑菌活性,探讨PEO抑制灰绿曲霉的抑菌机理,为PEO对灰绿曲霉的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1、PEO对灰绿曲霉的MIC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剂量的PEO溶液对灰绿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随着PEO剂量的增加,ODnm逐渐下降,PEO对灰绿曲霉的抑制作用随PEO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当精油剂量在0.5?μL/mL及以上时,灰绿曲霉受抑制效果明显,由此可推测,PEO对灰绿曲霉的MIC为0.5?μL/mL。

2、PEO对灰绿曲霉的最小杀菌浓度

从图2可以看出,随PEO剂量提高,灰绿曲霉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明显减少。1MICPEO处理过的灰绿曲霉孢子液可以在新鲜的PDA培养基上生长,可以推测1MIC可以抑制或杀死部分孢子,却并不能杀死全部孢子。而当PEO的剂量为4?μL/mL时,灰绿曲霉在PDA培养基上没有生长,由此可以推测PEO对灰绿曲霉的最小杀菌剂量为4?μL/mL,灰绿曲霉孢子经8MICPEO处理后完全失活,且PEO对灰绿曲霉的损伤不可逆。

3、PEO对灰绿曲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PEO剂量的增加,灰绿曲霉菌丝干质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对比,在0.25、0.5?μL/mL和1?μL/mL剂量下灰绿曲霉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1.75%、88.05%、93.07%,PEO抑制灰绿曲霉菌丝体生长的效果明显;由此可见,PEO可以高效抑制PDB中灰绿曲霉孢子生长为成熟的菌丝。

4、PEO对灰绿曲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如图4所示,对照组在6、9h和12h时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4%、72.67%和97.67%,在培养12h后几乎所有孢子都萌发;当PEO剂量达到1?μL/mL时,处理过的灰绿曲霉在6、9h和12h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0%、5.33%和11.77%。PEO处理过的孢子在培养6h时均没有萌发;随着PEO剂量的增加,灰绿曲霉的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当PEO剂量达到1MIC和2MIC时,孢子萌发率大大减少。

5、PEO对灰绿曲霉质膜中麦角固醇质量分数的影响

由图5可知,当PEO剂量为0、0.25、0.5?μL/mL和1?μL/mL时,质膜中麦角固醇质量分数分别为80.96%、16.37%、11.13%和8.03%。随着灰绿曲霉中麦角固醇质量分数的减少,PEO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影响某些膜结合蛋白的完整性和功能,导致渗透性增强并破坏霉菌细胞生长。

6、PEO对灰绿曲霉细胞形态的影响

由图6可知,空白对照组灰绿曲霉圆润饱满、菌丝形态完整、表面光滑。而用0.25?μL/mL剂量的PEO处理后,灰绿曲霉表面变得不光滑,有细微凹陷产生,且有些菌丝体出现干瘪与褶皱,表明霉菌受到一定损伤;当剂量增加到0.5?μL/mL时,菌丝体严重扭曲变形,灰绿曲霉表面出现明显的褶皱与凹陷;当PEO剂量增加到1?μL/mL时,菌丝体出现大量孔洞,由此推测可能导致菌丝体内含物流出,细胞通透性改变。

7、PEO对灰绿曲霉线粒体ATP酶活力的影响

由图7可知,当PEO剂量增加,灰绿曲霉的线粒体ATP酶活力随之降低。当PEO剂量为1/2MIC时,其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当PEO剂量增加到1MIC和2MIC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线粒体ATP酶的活性。PEO剂量为0.5、1MIC和2MIC时,灰绿曲霉的ATP酶活力抑制率分别为15.39%、53.60%和67.05%。结果表明PEO可以有效抑制灰绿曲霉线粒体ATP酶活力。线粒体ATP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线粒体ATP酶的消耗将导致细胞内ATP水平降低,并导致细胞死亡。作为ATP的主要来源,线粒体ATP酶的抑制将导致质膜ATP酶的抑制并进一步降低培养基酸化的pH值。这与细胞膜渗透性和细胞膜结构的破坏有关。

8、PEO对灰绿曲霉孢子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如图8所示,经不同剂量PEO处理后,PI标记的灰绿曲霉的荧光水平发生明显变化,随着PEO剂量的增加,被染色的细胞数量增加。当用0.5、1MIC和2MIC剂量的PEO处理时,灰绿曲霉细胞渗透率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5.11%、63.96%和69.91%。PI是一种不渗透膜的染料,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时,PI才可以进入细胞。当PEO剂量增加到2MIC时,PI染色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这也进一步验证了PEO对灰绿曲霉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9、PEO对灰绿曲霉菌丝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影响

由图9可知,不同剂量PEO处理后的菌丝体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后,在不同的波数具有不同的表征。随着PEO剂量从0增加至2MIC,在不同的特征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波数cm-1附近的吸收峰反映羟基(—OH)伸缩振动,波数cm-1附近的吸收峰反映甲基和亚甲基碳氢键(C—H)伸缩振动,cm-1附近的吸收峰反映芳香族面内弯曲。在波数~cm-1范围内出现的吸收峰归属于芳香族骨架的动态振动,吸收峰存在一定的差异,cm-1附近为苯环的碳骨架振动。结果表明PEO可能会影响灰绿曲霉菌丝体化合物(如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的变化。

讨论

本实验将PEO作用于灰绿曲霉,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EO对灰绿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一定程度上PEO对这种霉菌的抑菌效果与其剂量成正比。从灰绿曲霉的麦角固醇含量和PI染色结果看,PEO破坏了霉菌孢子的细胞膜完整性;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可以看出PEO处理后霉菌细胞变形,细胞明显受损。由此可知,PEO对灰绿曲霉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响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内含物流出,使线粒体ATP酶活性降低,破坏其表面官能团结构,最终达到抑菌效果。

本文《紫苏精油抑制灰绿曲霉的活性与机理》来源于《食品科学》年41卷23期63-69页,作者:袁康,胡振阳,陈可欣,卢臣,都立辉。DOI:10./spkx---。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基于特异性适配体封盖介孔纳米材料的T-2*素快速检测技术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进口冰鲜牛肉新鲜度指标检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鉴别注水肉糜磁性三维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免疫检测牛乳中结核杆菌H37Ra的应用基于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检测郫县豆瓣中*曲霉*素B1荞麦蜜中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与成熟度的相关性分析凤香型酒醅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鸡蛋豆腐配方及质构特点微观分析绵羊乳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不同品种莲藕水煮风味物质比较不同酒龄传统绍兴*酒的特征风味物质分析盐度对郫县豆瓣甜瓣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产品品质的影响茅台镇酱香白酒不同轮次主酿区可培养霉菌种群结构多样性超声辅助浸渍冷冻对猪肉水饺肉馅品质的影响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鲜切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冷藏过程中虾夷扇贝横纹肌微观结构变化与肌原纤维蛋白稳定性桦木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蜂蜜多酚提取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郫县豆瓣智能后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发酵型青腐乳菌群结构与风味物质及其相关性分析白假丝酵母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2的异源表达、纯化与酶学特性分析牛至细胞悬浮培养合成多酚及黑曲霉诱导子的促进作用γ-聚谷氨酸对冻藏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果胶、BSA及壳寡糖相互作用及对BSA负载效果的影响修改/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及文章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紫苏精油抑制灰绿曲霉的活性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