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手部慢性真菌感染,致病真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菌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很多人只感染单侧手,也有双侧手掌或者指间感染的情况。患病时间长可导致手部皮肤粗糙,严重者有冬季皲裂的情况发生。
手癣感染者多为青年和中年妇女。发病因素与手部经常浸水、工作中摩擦和外伤机会较多有关。
手癣的临床表现分为四型。
1.水疱型:水疱多数发生在手掌心和虎口处,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水疱壁厚,内有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水疱变干后开始脱屑并向周围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皮损,边缘清楚可见,病程比较长。夏季时较严重,痒感剧烈。
2.鳞屑型:开始为水疱或者丘疹,水疱皮损位置比较浅,水疱容易破而形成脱屑。痒感不明显。
3.角化过度型:往往发生在手掌,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的水疱和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过度粗糙肥厚,严重时发生皲裂出血。冬天时较严重,痒感不明显。
4.浸渍糜烂型:发生在指间糜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在继发细菌感染后才发生。
治疗手癣的药物有很多,比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和复方苯甲酸软膏等,手癣在选择药物上应注意些什么呢?
1.水疱型手癣病原菌主要是须癣毛癣菌,宜选用温和霜剂,避免刺激和用强剥脱药,以防止发生细菌感染。比如可以用特比萘芬霜,外用,bid。
2.鳞屑型手癣多为红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因皮损没有太大,对药物使用没有特别要求,一般药物均可使用。
3.角化过度型手癣病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需要先用角质剥脱药一周以后再用抗真菌药。角质剥脱剂有水杨酸、冰醋酸等。
4.浸渍糜烂型手癣多为念珠菌感染,应先用粉剂收干。收干后再用温和的药物。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应先控制细菌感染,再用抗真菌药物。
从事容易诱发手癣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防护,比如戴手套、擦护手霜等以避免诱发手癣。
如果有关于皮肤性病的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