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听到癌症这两个字,多数人还是感觉无比的恐慌,癌症作为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对健康威胁极大。
广义上所有恶性肿瘤都是癌症,癌变初期只是一些零散的肿瘤细胞,人体内随时可能产生这种微肿瘤,它们大部分不会有害。
但是肿瘤细胞能够释放某些物质,诱导血管新生,一旦产生血管,肿瘤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和转移,最终造成死亡。
尽管如今的医疗水平已经非常发达,却依旧无法完全治愈癌症,确诊癌症的患者只能通过特殊治疗方式延缓生命,提高存活率。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人需要共同解决的一大难题!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疾病高爆发的主要诱因,长期吃吃喝喝毫无节制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自身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的风险,也会给身体埋下疾病隐患。
01“一级致癌物”公布--黄曲霉素
早在很久以前,世卫组织就将这一物质划分到一级致癌物的范围中,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的致癌物中,黄曲霉素居于首位,它有极大的危害性,杀伤力不容忽视。
黄曲霉素及其产生的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的分裂代谢功能,可反映出20多种,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B1、B2、M1、M2、毒醇等,其中属B1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
动物食用黄曲霉素感染的饲料后,可导致动物的肝、肾、肌肉、血液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损伤,产生极强的致癌性,使动物死亡。
另外,它在很多食品中都容易出现,比如粮食、谷物等。
该物质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人死亡,比砒霜还毒。
即使量少、超标,若人长期摄入,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容易致癌,尤其是肝癌。
02黄曲霉素的毒性有以下三个特点
急性中毒
主要为肝损害所致,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致死亡。
慢性中毒
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主要变化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
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不止是肝癌,如: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胃癌,肺癌,子宫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对健康危害性极大。
03以下几种食物,世卫组织呼吁停止食用,看完务必转告给父母
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
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食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变质的大豆
黄曲霉广泛存在于粮油及其制品中,比如变质的大豆、青豆、黑豆、蚕豆等也可能含有大量黄曲霉,导致黄曲霉素含量提高。
进食黄曲霉素含量过高的变质食品,不仅有可能导致急性食物中毒,还有可能存在致癌的风险。
发霉的玉米
玉米也是人们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食物,霉变的玉米便成了黄曲霉毒素的隐藏场所。
如果用了霉变的玉米,很容易导致黄曲霉素感染,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坚决不食用霉变的玉米。
久泡的木耳
木耳一般置于常温的开放环境下浸泡1小时左右即可,泡久了的木耳容易遭受各种霉菌和细菌的侵犯。
当有害菌群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大量毒素。患者在吃了含毒素的木耳后往往会出现腹泻、晕厥、脏器衰竭等症状。
04关于黄曲霉毒中毒该怎么办?
发生了黄曲霉素中毒后,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比如可以通过催吐、利尿等方式来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这样可以减轻不适的症状与反应。
也可以采取保肝、抗炎等治疗方法,这样也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发生黄曲霉素中毒后伴有恶心、呕吐、厌食、消化道不适、食欲不佳等现象。
此时要医院做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胸部透视检查、尿液黄曲霉素检查等等,要及时的结合检查的结果,采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