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霉菌毒素的分析与猪群中毒的诊断 [复制链接]

1#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75%——80%%,饲料及原料的水分含量高于15%,饲料及原料放置期间就会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饲料是猪群生长和健康的基础,而生活中霉菌毒素时刻威胁着饲料质量安全,饲料霉变对猪群健康存在严重影响,使猪群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下降,猪病越来越复杂化,激发混感增多,猪病难以治疗,霉菌毒素对猪病影响逐渐成为猪病防控的聚焦点。

1、霉菌毒素种类

霉菌毒素种类很多,对我国饲料及原料进行霉菌毒素分析后发现,饲料及原料中普遍存在有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酶烯酮、赭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其中全价饲料霉菌毒素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原料,配合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率分别达到和90%,污染严重的必须禁用。

2、主要霉菌毒素对猪只的侵害部位及临床特征

由于不同的霉菌产生毒素的种类、对机体侵害部位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p>

2.1黄曲霉毒素(AFT)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属于仓储性霉菌。主要侵害肝脏、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免疫抑制、肝肾衰竭、恶性腹泻,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脏肿大、肝出血、硬化、坏死、胆道增生等。黄曲霉毒素还是较强的凝血因子抑制剂。中毒的典型特征是主要器官和肌肉组织出现大量出血性损伤。黄曲霉毒素也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2.2玉米赤霉烯酮(F-2)属于镰孢菌毒素类,属于田间霉菌。具有类雌激素作用,接触剂量过大会造成“雌激素综合征”,主要影响生殖器官和免疫抑制,表现雌激素作用,主要侵害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直肠。母猪:出现假发情。青年母猪性早熟,外阴红肿;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孕;严重时发生直肠、子宫脱出;仔猪:出生仔猪后腿外翻(八字腿);保育、育肥猪:出现脱肛,慢性腹泻,抵抗力低。猪瘟、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降低。2.3呕吐毒素(DON)主要侵害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拒食饲料或采食量下降。拒食、呕吐、腹泻、皮肤炎症、消化道炎症、运动失调,脱毛。免疫力、抵抗力下降。

2.4T-2毒素属于镰孢菌毒素类。主要侵害消化系统、微循环系统。危害:免疫抑制。T-2毒素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皮炎甚至坏死。T-2毒素还能够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仔猪或育肥猪出现类似消化不良的腹泻。

2.5赭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肾脏和肝脏,可引起免疫器官病变。临床诊断:厌食、腹泻、脱水,其他症状:烦渴、尿频、生长迟缓、结膜炎、生长受阻、增重下降,免疫抑制等,有时临床症状不明显。特征性病变是引起肾间质性纤维化—即橡皮肾。

2.6烟曲霉毒素中毒又称伏马霉素,是由串珠镰孢菌和轮枝镰孢菌所产生的一种水溶性代谢产物,蒸煮不易被破坏。危害:免疫抑制。最典型的病变为:胸腹腔积水和肺水肿,黄疽,神经症状。

3霉菌毒素与猪群的亚健康

从图1、2可以看出,各种霉菌毒素都能够引起免疫抑制,是当前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猪群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存在状态,在猪群中的表现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下降,生产性能不能够充分发挥,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应激条件下极易引起猪群发病,造成多病原激发或混发感染,发病的猪只治疗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引起猪群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猪只机体中毒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下降,所以霉菌毒素中毒,是猪场猪场亚健康的第一始动因素。

4治疗措施

(1)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更换优质饲料。饲料中加入吸附、脱毒作用的脱霉剂,同时添加龙昌胆汁酸。

(2)保肝排毒

脱霉剂是不可能%去除霉菌毒素的,进入体内的毒素主要依靠猪的肝脏来排毒解毒,而肝脏中主要靠胆汁来运输和排出毒素,当猪体内毒素蓄积过量的时候就会损伤肝脏的功能,造成胆汁分泌不足,更加加剧了毒素的蓄积,这时候就需要添加外源性的胆汁酸来缓解肝脏的压力,刺激肝脏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来畅通胆汁,排出体内的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等,达到保肝护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维护猪群健康。

5预防措施

(1)饲料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减少霉菌生长。严格按照国家霉菌毒素控制标准挑选饲料及原料。

(2)饲料中添加蛋白质、氨基酸、硒、维生素。硒、蛋氨酸有利于肝脏解毒。也可以直接去除饲料中的AT毒素。

(3)使用优质脱霉剂:在实际生产中,添加脱霉剂的饲料,总会有一部分毒素会吸收入血液,对肝脏造成毒害,对于这部分霉菌毒素,可利用提高机体自身功能如肝脏解毒功能来清除,可用龙昌胆汁酸+优质脱霉剂是防控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

文章来源:邢俊玲《山东畜牧兽医》,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