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特殊病例丨看似普通头痛,原来颅内暗藏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位45岁女性患者于两周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痛,以额部、颞顶部及后枕部闷痛为主,发病时伴寒战、发热体温高达37.8℃,期间曾在当地卫生院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数日,效果欠佳,上述症状持续。于5月27医院门诊检查后,以“头痛原因待查”收治于脑病一科。

当天上午送检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脑脊液寄生虫全套和病*全套等项目进行进一步检测。

当天结果报告:脑脊液常规结果无异常,脑脊液生化氯离子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值降低,脑脊液病*全套和寄生虫全套结果无异常。

脑脊液细菌培养经革兰染色检出圆形和卵圆形真菌孢子,后经墨汁染色见孢子周围有一较宽的荚膜,孢子常有出芽,但无菌丝及假菌丝。脑脊液标本经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培养48小时后,生长菌落形态为白色针尖样、粘稠、不透明,菌落大小明显小于念珠菌,边缘亦不呈放射状,氧化酶、脲素试验阳性,不能发酵糖类。

微生物室结合该菌的镜下形态、生化反应及相关实验最后鉴定该真菌为新型隐球菌,并将该检验结果及时上报主管医生,后经医生结合细菌鉴定结果,其他相关检查及临床症状判断该患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性脑膜炎。

考虑到该类型疾病死亡率较高,病情极不稳定,预后较差以及患者存在肾病综合征、低血钾、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目前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该患者后经郑大一附院检验科细菌室证实确实为新型隐球菌感染。该病例的确诊,表明我院检验科在真菌检测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原始涂片革兰染色

墨汁染色

BH平板培养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新型隐球菌感染而引起的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常存在于周围环境,如禽类粪便中。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头痛等症状;当颅内高压时,患者可出现持续性头痛、呕吐及精神行为的异常,如易激惹、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如颅内高压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与结核性脑膜炎不易区分,外观微浊,白细胞总数约在0.05~0.5/L之间,主要为淋巴细胞,隐球菌往往混杂其中,如不经墨汁染色则可误认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糖与氯化物均降低,蛋白常在2g/L以上,与本病炎症表现不相平行,取脑脊液离心沉渣,作墨汁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见隐球菌呈圆形孢子,直径5~20μm,内有反光颗粒,外围有一厚膜,有时可见出芽孢子,但无菌丝,脑脊液培养亦有助于诊断。

由于隐球菌为真菌的一种,所以隐球菌性脑膜炎需要抗真菌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还可用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等。

为更好服务临床,提高检验科检验水平,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新开展:G试验(1,3-β-D葡聚糖检测)和GM实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

G实验: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GM实验: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

检验科团队

点击查看

编辑:宣传科

图/文:检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