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年10月20日上午,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协办的“全国肿瘤免疫治疗百城巡讲大咖说”首场巡讲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石远凯教授和医院副院长、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王华庆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全国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受邀参加并做专题演讲,现场座无虚席,台上台下多方互动,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本次大会的两位主席,就免疫治疗的热点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专家简介
石远凯教授
?肿瘤学博士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
?中医院副院长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副主任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学术部部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委员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GCP组和化药组责任专家
?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医脉通:今天是中国医师协会主办,肿瘤医师分会协办的“免疫治疗百城巡讲大咖说”的首场会议,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此项活动的背景和目标?
石远凯教授:纵观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从传统的细胞*类药物,到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再到免疫治疗药物,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免疫治疗是对传统肿瘤学观念的重大革新,也是肿瘤治疗技术的又一突破,在临床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免疫疗法虽然在中国快速从临床研究走向临床实践,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优势人群选择、治疗方案组合、耐药机制探讨以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等。
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希望借此次活动,通过大咖巡讲和学术讨论的形式,在全国一百个城市开展,向全国同道普及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肺癌相关免疫治疗,提升全国各地免疫治疗观念和诊疗水平,促进全国各肺癌诊疗中心和科室的交流,从而在临床实践中更加科学地处理实际病例,获得更佳的免疫治疗效果,最终让更多的中国肺癌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医脉通:既往肺鳞癌的治疗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在治疗选择方面也相对局限。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以后,肺鳞癌治疗方面有什么进展?
石远凯教授:我们知道,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病例中占比超过80%,主要包括鳞癌和非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等)。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具有驱动基因的晚期NSCLC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特别是晚期肺腺癌患者,最具代表性的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有了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
肺鳞癌约占NSCLC病例的20%~30%,与非鳞NSCLC相比生存期较短,并且肺鳞癌在化疗及靶向治疗上的进展比较缓慢。但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在肺鳞癌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年ASCO大会上公布的两项Ⅲ期临床研究KEYNOTE-和IMpower均证实: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显著改善晚期鳞癌患者的PFS,且在另一个主要终点OS上,KEYNOTE-研究取得阳性结果。这些研究结果的发布,打破了肺鳞癌多年来治疗停滞不前的窘境,给肺鳞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我们也期待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给肺鳞癌患者带来更好更可靠的临床获益。
专家简介
王华庆教授
?医院副院长,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全国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老年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
?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
医脉通:年,我国进入了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后,已有3款国产PD-1抑制剂获批上市。百济神州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也有望在今年获批。请问您怎么看国内创新制药公司在免疫时代的崛起?
王华庆教授:迄今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共批准6款PD-1/L1抑制剂上市,其中PD-1抑制剂仅3种。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5款PD-1抗体上市,其中3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且国内多家制药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免疫治疗领域,多款在研的PD-1/L1抑制剂正在国内乃至全球开展临床试验,这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新药研发能力已经逐渐和西方发达国家接轨,甚至有超越的趋势。
百济神州就是我国创新药企的典型代表之一,替雷利珠单抗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与目前已获批的其他抗PD-1抗体不同。其亮点是对抗体的Fc区域进行了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巨噬细胞上Fc受体的结合,从而消除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ADCP效应)。替雷利珠单抗作为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于年11月被NMPA接受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同时,其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今年7月也被纳入优先审评。此外,替雷利珠单抗与多款小分子靶向药的联合用药已经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初步疗效,未来有望能为我国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医脉通:免疫治疗时代,临床上如何通过biomarker筛选获益人群一直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