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堂宴南堂旧事与当代川菜的美食逐梦之旅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普通小饭铺摇身一变,变成一家馆厨派而兼家常味的、别具风格的中等南堂馆子。座头幽雅,又有天然景致,更兼价廉物美,首先来照顾它的是南门一带的生意人……

——李劼人《大波》

老成都的烟火气,离不开美食,更离不开那些南堂馆子里的味觉记忆和聚会宴席。

所谓“南堂”,也叫“南馆“,是旧时成都的“江南餐馆”之简称,多为江浙人所开,陈设雅致、设备齐全,显示江南派头,以经营江浙风味、南方海产、水产、燕鲍翅参席宴等为特色。李新主编的《川菜烹饪事典》里记载,“成都的南馆在19世纪初已经出现。清代嘉庆人严樵叟在其《成都竹枝词》中所写“三山馆”本苏州式,不及新开四大园。请客何须自设馔,包来筵席省操烦”可证。”[1]

虽然没有找到更多官方文献的记载和描述,但是笔者在老饕苏东坡的词里依稀找到一些文人雅士以“南堂”为美食据点的线索。

《南堂五首其一》苏轼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看来古往今来,南堂都是人们宴请宾客的去处。而南堂馆子在四川饮食文化里的历史和故事,也颇具江湖感,有川商奋斗的励志,也有新旧交替的悲欢离合,当然还有宴席上的歌舞升平,欢声笑语。“川南堂”,是四川人吸取传统南方人的宴席馆子经营所长,菜品变换成川味。“经营零餐并承办宴席和出堂等业务,形成一类更具经营多样化和灵活性的综合性餐馆”[2]

在向东所著的《百年川菜传奇(-)》一书中,专门描述了川菜餐饮中关于南堂的江湖往事,颇为生动有趣。本文从“竟成圆别出心裁川南堂独霸锦江”一章中摘录了些许,与诸君分享百年前的成都南堂美食旧事,烟火人生,似近在眼前。

年,在成都名店林立、高手云集的味道江湖,脍食人口的包席馆、南堂馆、红锅炒菜馆真是难以尽数。

民国4年(年)前后,由风头正盛的聚丰园老板李九如发起,邀请三合园、枕江楼、荣乐园、颐之时、玉珍园、竟成圆等一百多家成都城中的“南堂馆”老板,在少城公园永聚茶社开会,成立了饮食行业的民间行帮组织“成都燕蒸帮”。每月采用“吃转转会”的方式开会(即轮流到各大餐馆开月会,并在那里聚餐),来议事或调解帮内餐馆间的日常纠纷,同时交流烹饪技艺、品评各家名菜。

行业论道,一致公认荣乐园的汤及蓝光荣之白案、枕江楼龙元章的脆皮鱼、晋临的填鸭、哥哥传的坛子肉、蜀风的凉粉鲫鱼、广寒宫的豆瓣鱼、颐之时的开水白菜与干烧鱼翅、白汁鱼唇、竟成圆的芙蓉鸡片、耀华之西餐、明湖春之葱烧海参等,为蓉城名菜佳肴之绝品。

六十年代后,由于竟成园的名声与技术,其后多次派出厨师班子赴国内好几个大城市支援当地川菜馆,像北京“人人大酒楼”、“首都宾馆”,后来都成为著名川菜酒楼。年,竟成圆川菜馆在美国新泽西州开业,这是继纽约荣乐园之后的第二家著名川菜馆落户美国,名厨陈廷新携十名大厨主政,推出鱼香八块鸡和鱼香茄子,被美国食界和传媒赞誉为:“色泽光亮,香味四溢,味道隽永,让你味蕾留香三日不绝”。

历史可以被各种符号书写和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年前的文字与今无异,百年前的川菜美食亦是。除了那南堂里飘香的饮食记忆,还有成都人爱热闹、喜宴请的烟火人生的生活态度。百年后,成都南堂馆设计创作了南堂宴,梦回锦江,似梦非梦。

南堂宴

/曲水流觞,雅集之宴/

百科美食如读书,川菜系列如明珠。

三千年来传薪火,每箸不忘在巴蜀。

南堂盛宴走新路,四季沐歌谱新曲。

东坡牛肉民为重,名宴不愧美食都。

——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教授

第一篇章-四季沐歌

四季有着丰富的色彩,各自成一体的语言体系,而对应上层次分明的味觉,即是这道菜的内涵创意所在。

春象征着新生与嫩绿,对应之味非鲜味莫属,古人云尝鲜无不道春笋,是故本菜以嫩笋点春;

夏天炎热,色彩火红,对应味觉酸甜适口,有机蕃茄是最佳的食材选择;

秋日天高云淡,适宜调养身心,常言道: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因此,莲藕是秋季关怀的表达;

冬季益进补,萝卜在民间素有土人参之誉,自是冬之蕴藉的自然馈赠。

四季沐歌

四季沐歌,在吃法上遵循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你将体验到鲜嫩爽口、酸甜适中、清香生脆、细嚼回甜等多重口味与丰富口感。

第二篇章-经典传承

古典川菜有尚滋味、好辛香,近代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而当代川菜则:善调麻辣,融合中西,善于吸收,巧在创新。

川北锅巴凉粉

作为四川代表性的著名传统小吃之一,川北锅巴凉粉自问世以来就以其独具的红油味醇、鲜香爽口、调味多变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

与其它川北锅巴凉粉略显不同,加入了茶油炼制的红油,再佐以花生碎、芝麻、银鱼,在辛香之余,让口感层次的体验更为丰富。

川味法式鹅肝

西式食材,中式表达,是当代川菜融合中西、善于吸收的特点。取型于四川特色小吃豆腐乳,低温烹饪鹅肝,综合三种味型:鱼子酱原味、抹茶、搓椒,每一种味型都有独特的回甘和香气。

冲菜鲜蚌仔

冲菜是民间川菜普及最广的调味品之一,更是60、70后四川人共有的儿时记忆。入秋后的青菜不加油,干锅情况下急火短炒,经密闭后再自然产生冲味,这个味道在川菜中是最独特,也是最特别的味道了。

冲菜鲜蚌仔在吃法上注意遵循从上到下、由荤及素的顺序,先吃蚌仔,嫩滑的口感里带着轻嚼的鲜脆;再吃冲菜,感受唇齿间自然发酵的原香。

推纱望月

推纱望月是四川名菜之一。江湖戏称,越是清淡的川菜越是名贵,在推纱望月上可见一斑。南堂宴在充分吸收这道汤品的传统技法精髓之后,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新,首开先河,在高级清汤的基础上,率先加入了泡菜水,使汤味咸中带酸,呈现出别致风味。

菜品呈现出韵味独特的诗词意象:以竹荪为窗,鱼豆花是掩映在云中的一轮上弦月,韭菜花化作漫天繁星,清汤为清澈宁静的湖面。勺子一动,拨开竹荪,仿佛推开纱窗。汤汁咸鲜味浓,鱼豆花鲜嫩入口即化。

第三篇章-好味至真

识得食材,方知好味。大千世界,万物变化,知时节,善烹饪,功夫自在其中。好味至真,既是产品法则,也是企业理念,只有真诚,真心,认真的人,才会放下杂念,回归本真,做出好味道。

蜜香红茶东坡小牛肉

东坡肉是川菜代表名菜之一,煨制东坡肉有十三字秘诀少注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牛肉耙而不烂,入口化渣。在煨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香红茶,红茶的甘甜与香气浸入牛肉肌理,使牛肉品尝起来香中回甜。

旁边配有应季香梨,品尝时可以有三种体验:第一是先品尝牛肉,感受东坡小牛肉的味觉魅力;第二是单吃香梨,感受细腻甘甜的梨肉之香;第三是吃一块牛肉接着吃一口香梨,让牛肉的浓香中和香梨的清甜,在味蕾之上自然绽放。

贡椒乳鸽

花椒是川味之源,迄今已有余年历史。南堂馆在掌舵人王正金先生带领下,怀着对花椒的敬重与执着,自年就开始大量使用花椒独立成味烹饪美食。

对花椒丰富的烹饪经验在这道贡椒乳鸽里得到了充分体现。里面每一颗花椒都出自汉源精选贡椒,经厨艺加工至金黄酥脆,可以直接吃,轻嚼之间,麻香刺激味蕾,带动你的嘴唇跟着舞动起来。

闻香后,让感官得到花椒的洗礼,然后将鸽腿与鸽身分开,先吮吸汁水,再选两颗花椒放在鸽腿肉上与之一起品尝。肉质弹嫩爽滑,花椒麻香酥脆,两者在唇齿间交相缠绵。

鱼香关西参

鱼香味是川菜味型中最早蜚声国际的著名味型之一,在川菜江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将四川特产的泡辣椒的鲜、香、辣、酸、甜发挥到淋漓尽致,给食客舌尖带来鲜明的味觉洗礼。

鱼香关西参配手工面,选用名贵的关西参和传统鱼香味相结合,诠释了鱼香味的另一种性格。参材选用时极其考究,南堂宴主厨人员注重参本来的口感,而不在于它的刺多刺少,吃起韧劲儿十足,Q弹有力。

盐煨银鳕鱼

银鳕鱼被锡纸和荷叶包裹,在小火慢煨中锁住鱼香,保持鳕鱼肉的质感和鲜味,使食材中的水分在一定程度上散发之后,再被吸收入鱼肉肌理。这道菜既是南堂人对食材求真求鲜的珍视与表达,也是南堂宴对古典川菜的一种顶礼致敬。

在食材的选配上亦非常讲究,选用深海鳕鱼,用蜜香红茶来腌制除腥,再采用盐煨的特殊烹饪技法使之成熟,配上荷叶清香和饱含岁月香味的芽菜,吃时鳕鱼与芽菜一同入口,感受鱼肉之鲜与芽菜之咸,在口中恣意荡漾……

馆派青椒毛血旺

青汤毛血旺是在大众红汤毛血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创意,馆派青椒毛血旺也是南堂馆一直以来的招牌菜。别具匠心研发的蔬菜辣,吃起来辣口不辣心,甚至在品尝过程中有点微微出毛毛汗的感觉,但心里却并不感到辣。

第四篇章-简行大美

简约而不简单,遵循自然,回归本味。任何事情都可化繁为简,越是简单才越接近真实。

无论摆盘装饰的意境,还是舌尖上的律动,又或者味觉的呼吸,样样自然分明,无须增添多余旁枝,大道至简。

内有乾坤

惊喜往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内有乾坤。看似萝卜也不是萝卜的烹饪创意,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禅意。

《红楼梦》四十一回中讲到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吃到一味茄子,凤姐描述其做法与搭配的食材,包括鸡脯肉、香菌、新笋、五香腐干、各色干果等。刘姥姥惊呼,十来只鸡来配一味茄子。正如这道内有乾坤,以蟹肉蟹黄高汤煨制,其味彻底融入萝卜,萝卜的本味散入汤中,再食已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了。

脆皮麻婆豆腐

麻、辣、鲜、香、烫、脆、嫩、酥诸多口感集于一身的脆皮麻婆豆腐,将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展露无遗。食材下有黄豆,上有豆腐,旁有豆花,菜品寓意金玉满堂、人丁兴旺。

厨师现场烹饪豆腐,然后逐一舀勺倒入客人眼前的葱油脆皮。绵软与酥脆、麻辣与鲜香,平行宇宙里的两极,此刻在味蕾相会。

贝母雪梨配金箍棒

贝母主攻在心经和肺经,雪梨有润肝、养血生肌之功效,药食同源,顺应节气,是中国人饮食的传承。传统的冰粉配上金箍棒形状的酥饼,一柔一刚,阴阳两极,是中国人饮食的哲学。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让川菜饮食文化得以一代代传承和创新。

结语

南堂宴用当代川菜致敬中国美食文化,曲终意未散,宴席虽有尽时,然而对美食文化的追寻,川菜人会一如既往奔跑在路上,就像百年前的锦江城里,那些创造了江湖传奇的南堂馆子们的故事,被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新主编:《川菜烹饪事典》,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

[2]向东,《百年川菜传奇(-)》,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年

撰文:元霄

图文编辑:Bear

图片来源: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图书馆

.

.

.

END

.

.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