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袋栽香菇在发菌期应如何管理,老农告诉你这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香菇是我国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它营养丰富,口味鲜美,香气沁人心脾,历来被列为筵席美肴,也是千家万户的烹饪保健食品,普遍受到国内外广大人民的青睐。我国是香菇栽培的发祥地,已有多年的栽培香菇历史。年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何园素等科技人员成功创造了香菇菌丝压块栽培技术,从此,我国香菇业自南向北得到了迅速发展。年福建省古田县彭兆旺发明了大田木屑袋栽香菇技术,并迅速在全国推广,进一步提高了香菇栽培水平和我国香菇的国际地位。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袋栽香菇发菌期的管理。先来说一说菌袋的排放与菌袋的管理。排放方法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发菌室发菌,菌袋的排放方式应根据接种季节不同而异,春季接种,室内温度低于23℃应采取顺码成墙式,堆高10层左右。寿宁菇农总结出双筒接种口对准接种口排放的方式,起到“气味诱导”促进菌丝定植与萌发的作用。如果是8~9月份接种的菌袋,在室内采用“井字形”重叠,每行4袋,横直顺叠8~11行,接种口要朝侧向。7~10天后如温度较高,要改为3袋交叉排叠。

菌袋在发菌室培养时间约2个月左右,春季接种的发菌时间更长些,对菌袋的管理是件很细致的工作。首先发菌室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漏雨,发菌室温度应控制在24±2℃。以8~9月份接种为例,接种后头3天室温不超过28℃,第4天起,由于料温稍有升高,以25℃左右为适。20天后,菌丝发育需增氧,应把穴口胶布皱折成一小洞通风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要及时翻堆散热,菌袋进室2天后打开门窗进行半小时通风,以后每隔7~10天翻堆1次,使菌袋通风透气。

翻堆时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并用1%甲醛溶液注射污染部位,控制受害处杂菌蔓延,并杀死杂菌。25天左右菌丝圈相连适当刺孔,并注意菌袋内部升温,防止“烧菌”。30~40天菌丝逐渐长满全袋,可再刺数个孔。40~45天当菌袋出现一些瘤状物时,可在袋上刺孔10~20个,增加菌丝对氧气的需要。50~60天瘤状物突起从菌丝中会分泌出水滴,此时要及时排出袋内积水。如果是套袋接种法,15天左右解去套袋两端扎绳,20天左右脱去套袋。发菌期间,室内防强光,光强过大,水分易蒸发,原基过早出现,不利菌丝生长发育。

其次来说一说杂菌的辨别与杂菌菌袋的处理。杂菌辨别方法接种以后的菌袋进发菌室7天后,应翻堆检查。香菇菌丝白绒毛状,均匀地分布在接种穴四周,说明菌种已定植健康生长。若是出现生长速度特别快,菌丝稀细的白色菌丝,则为毛霉菌;若发现*色的一般是*曲霉菌;橙*色水红色的发生速度很快是链孢霉菌;绿色的多数是木霉菌;青色蓝色是青霉菌;黑色的是黑曲霉菌。在菌袋内出现以上异常颜色的菌丝和孢子都属于杂菌污染的袋,我们可以通过肉眼从色泽上辨别出来。

菌袋搬运过程中损伤料袋或培育室不清洁、不干燥受杂菌感染;接种穴口胶布脱落或被雨淋造成污染;接种室消*不彻底,接种过程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而感染杂菌;装袋时装得太松,中间有空隙;灭菌不彻底;接种块入穴不丰满,胶布粘不密,杂菌从穴道侵入。因此要严格把好生产每一道工序关,减少杂菌袋的产生。污染轻的菌袋可用1%甲醛液或1:倍的克霉灵液局部注射,控制霉菌蔓延,并杀死杂菌。

检出杂菌袋,集中另放一处隔离,并在袋上撒一层稀薄石灰粉和多菌灵。污染严重的菌袋取出发菌室,破袋把培养料加入新鲜料再回笼拌料,重新装袋使用。发现链孢霉污染的菌袋,用空的塑料袋轻轻裹住污染菌袋,带出发菌室后烧毁或深埋,并降低发菌室的湿度和温度,加强通风,控制链孢霉的发生与蔓延。菌袋产生*水的处理菌袋一般在脱袋后6~8天的菌棒上出现*水珠,这是菌丝生理成熟的信号,是菌丝新陈代谢的正常表现,为了使菌棒正常转色,必须对菌棒吐出的*水珠及时喷水冲洗。

第1天用喷雾器或细眼喷水壶喷水洗*水,然后盖紧薄膜使*水均匀分布菌棒。第2天用喷枪或压力喷雾器喷重水急冲菌棒,洗净*水,通风待菌棒表面稍凉干不粘手时盖薄膜,迫使菌丝正常转色。菇床温度以控制在25℃~27℃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此时薄膜内会出现一层细密水珠,从而适应菌丝的正常生长。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阅读浏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